2008年5月28日

太極拳的空間哲學與無力技術

太極拳論理包含了許多的哲學概念,有本體哲學、陰陽哲學、動靜哲學、融合哲學、體用哲學、空間哲學、順應哲學以及俱滅哲學等等,這些哲學的融通就是太極拳的圓全,這也是太極拳引人入勝之處。太極拳與其他武術拳種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拳理觀念方面就不細說了,就連發展的進程也是大相逕庭於其他武術的,可以說太極拳是先有了拳論爾後發展出技術,而不是先有技術後再來找出相符若節的道理,因此學習太極拳需要懂得太極拳論裡的相關哲學,才能在太極拳裡精進。

就拿無力技術來說明好了,許多人認為太極拳的無力是假的、是不能用的,這是因為大家對於無力的定義並不相同,所產生的觀念認知問題。怎麼說呢,當聽到無力時,可能想的是自己身上不用力,假若自己身上不用力就會軟趴趴的,就會變成鬆軟,因此上無法使用在相關的技術裡,是以認定無力技術是虛構的太極神話。但是換個觀念來詮釋其結果就不相同了,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想,無力是自身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維持樁型,而不將所產生的樁力施用於對方的身上,讓對方無法察覺到任何的壓力,一樣是無力,但是這樣的無力就可以應用於太極拳的技術裡。

要達成這樣的無力技術則需要多方面的整合才行,尤其是在觀念上的統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稱無力技術是技術,是因為無力技術是用技的方式,是展現出來的結果,而不是拳論觀念。那無力技術是怎麼辦到的呢?我們可以用空間哲學來詮釋無力技術的產生,空間哲學裡說明了空間、時間、方位與速度的關係,所以衍生出了引、落、合、出的操作準則,因此上,只要依照著引、落、合、出的操作,進行應敵時只需要維持樁型就可以了。

所以可以把很多繁複且糾結不清的問題簡單化,簡單到只需要維持樁型就可以了,而維持樁型的基本訓練方式就是單掌用技,所以在宗岳門分合太極拳裡,會清楚的交代推、托、帶、領四掌的的掌法。只要熟悉的四掌的掌法,並融通空間哲學與引落合出準則,就可以施展出無力技術了。

這裡僅僅交代空間哲學與無力技術的部份,若是將此部分會通後,陸陸續續加上其他的哲理觀念,會慢慢的將太極拳雕琢出來。太極拳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裡面,無需假求於外,只是你個人願不願意依照太極拳論,運用最符合人體工學的武學罷了。因此我們會說是習練太極拳是修、是調整、是雕琢,就像是雕刻大師朱銘的太極拳系列一般,所不同的是,我們刻畫的是一個人的身體與習慣而已,因此學習太極拳應該是如同高雅的藝術創作一般,是文人雅士、君子淑女所追求的體藝,而非世俗的體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