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1日

由[從裏裹外翻看太極拳樁法]的啟發

《內家拳舊聞》記載,北京老武術家赫壽岩七十大壽,很多武人都去捧場:「由於去的大多都是些練家子,話題自然就談到拳上,沈家禎、雷慕尼與其他的人討論起纏絲勁,談的挺熱烈。話音兒傳過來,赫壽岩就問陳發科有關纏絲勁之意,陳略作講解,眾皆稱善,時孫存周與陳發科和赫壽岩同在一桌,孫存周睥睨眾人,不作一言。赫壽岩是老江湖,看出孫存周的意思,趁著興頭兒就故意問孫存周:「你們家的拳裏有纏絲勁沒有?」孫存周說:「什麼纏絲勁,我只知道裏裹外翻就夠用了。」後來聽雷慕尼講,孫存周與陳發科曾有過接觸,陳發科說,我纏不上他,就是纏上了也沒用。」

孫存周先生是孫祿堂的公子,孫祿堂精通內家形意、太極、八卦三大內家拳,人稱獨步武林五十年,平生未遇敵手,被時人譽為「獨步當時,超越前代」。孫存周先生繼承父親的武學,「弱冠時,曾北勝臂聖張秀林,南贏妙手謝鐵夫,壯遊南北未遇其匹。」

《內家拳舊聞》的記載中,孫存周以不作一言,睥睨眾人對陳發科「纏絲勁」的稱善。而他對陳發科「纏絲勁」的睥睨,則是對之以:「裏裹外翻就夠用了!」

孫存周睥睨陳發科當場講解的「纏絲勁」,用「裏裹外翻」來對應,言語中顯然有「裏裹外翻」勝過於「纏絲勁」的意味。「裏裹外翻」是內家武學中非常重要的技術,王宗岳太極拳的肘和靠進入斜角,時自然會形成「裏裹外翻」的纏法,「裏裹外翻」確實是整個纏法中的靈魂。

重要喔!!
一切盡在不言中...
欲知詳情,請靜待揭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