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2日

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的著作論述中說到"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這是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統括一起進而融合一氣所做的注解與展現.

在心與意合的階段時,比較偏重意的部份,也就是做到心裡想做的動作,是一種比較主動積極的態度.也就是
外三合或者是鬆柔軌跡的練習部份,以宗岳門分合太極拳的課程綱要來說,就是推,托,帶,領,上翻肘式,下壓肘式,反身大纏,中平引落,指天,插地與反身小纏等11部分主手的練習,都算是基礎的心與意合的練習.是行如蛇的表徵,比較多是利用無力技術採取主動的方式進擊.

而意與氣合的階層時是比較偏重氣的部份,意到氣到以行氣的觀念來操作技術,注重自身內部的行氣所以比較屬於被動的態度,是動如羽的表現.以古文言羽指的是鳥,是比擬鳥的翅膀在拍動時的動作.將心與意合所鍛鍊的軌跡柔化氣化,將每一點都氣化到可用"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的無微不至來說明這樣的概念.

因此武禹襄所說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就是說明內三合的統整,當意與氣合的時候不但是做到要做的動作外,同時又有氣的"暗合"(暗合主要是表達有氣的存在或者說是意到氣到),所以是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同時練入身裡,因此才說是以心行氣.而做想做的動作時是利用意與氣合來完成,也就是說利用行氣的觀念將想要做的動作完成即是以氣運身的統用.

所以完整的內家拳所要包含的要素很多,若單就內三合來探討,引用武禹襄的"打手要言"所寫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就必須包含心意氣力,其中心與意合的部份比較注重意的訓練也比較採取主動,所產生的身手步法外形猶如蛇纏一般,因此就這部份的練習也可以稱為"行如蛇"的練習.而意與氣合則是重氣的鍛鍊,比較偏重自身意氣的練習所以展現出來的身手步法猶似鳥在拍動翅膀一樣,所以也稱為"動如羽"的練習.換言之,內家拳也應該同時包含"行如蛇,動如羽."兩大主軸,缺一不可才是.

若是短少了"行如蛇"則重氣,也就是不太注重身手步的軌跡;而若是缺了"動如羽"則會著墨在意,也就是不太在乎鬆柔的重要.

常聽言到八卦掌繞半環而太極拳繞全環(八卦掌半環打,太極拳全環卸);若利用蛇羽來比擬對照,八卦掌如蛇所以比較重心與意的練習,因為在半環即打可說是未完成走化的要求(意圖)而半路截殺,所以主動的意味較重.而太極拳就如鳥一般,比較注意意與氣的練習,這是因為太極拳並不急著回擊,而是比較在意卸化是否完成,因此被動的成分較多.

這是八卦掌與太極拳一般給人的刻板印象是如此,但若是依照王宗岳與武禹襄所論述的著作來看,同時包含"行如蛇,動如羽."兩大領域的練習才是完整的太極拳也才能說是完備的內家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