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日

太極拳的凌厲肘擊

近期在教肘擊的部份,因此引用此篇文章分享給大家,期望在學習肘擊後能對肘擊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中國推行的「散打」比賽,禁用「肘擊」,確實令人遺憾。或許當前很多傳統武術和太極拳從來不用肘擊,甚至不會肘擊;但我們確實不會不用肘擊的太極拳,因為「肘擊」是王宗岳太極拳《十三勢》的根本戰技,如果讓王宗岳太極拳不用肘擊,就等於是讓王宗岳太極拳滅亡。
王宗岳太極拳的《十三勢》「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顧盼進退定」,就包含著極為重要的「肘擊」。在太極拳的學習過程中,如果不懂太極拳肘擊的技術,絕對連掌拳和其他各種戰技,也必然都是全面錯的。
「肘擊」是王宗岳太極拳的根本戰技,它和「採、挒、靠」是連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禁用肘擊,太極拳《十三勢》的戰技就會形成一個大缺口,等於是綁著手去和別人打鬥。
在王宗岳太極拳中,肘佔著極大的份量,肘不僅用於防禦保護,更重要的是用於擊打敵人。太極拳名為長拳,能遠攻近伐,尤其是近距離戰鬥,太極拳《十三勢》一體成形的特有「肘擊」技術,更是凌厲的殺技。
王宗岳太極拳肘擊的機會和效益極高,主要是因為王宗岳太極拳精於「黏敷」,「黏敷」的技術事實上是王宗岳太極拳「採、挒、肘、靠」成功的保障。「黏敷、敷鎖」是制,「採、挒、肘、靠」是打,王宗岳太極拳「一制一打」,和羽毛球先吊球再殺球一樣,能夠保障擊殺的效果。
「黏敷」是王宗岳太極拳的靈魂,其巧妙之處是「即沾即鎖,隨沾隨鎖,這手沾這手鎖」。所謂「即沾即鎖,隨沾隨鎖,這手沾這手鎖」就是只要對方一觸摸到你,或你一觸摸到他,他的手就會被當下黏住、鎖住而敗形。
「敷」的技術是一種控制別人力量、方位和動作的技術,「敷」可以使人完全不能動彈,即使一個身強力壯的人,只要被敷住了,就會像整個人被封在罐頭裡一樣動彈不得,即使勉強爭扎,也無法形成可用的形。
很多人會誤以為「敷鎖」會花很長時間和技術去壓制對方,其實那是不懂「敷鎖」的人妄加猜測的。真正「敷鎖」只要零點幾秒鐘就能完成,速度極快,快到幾乎沾到就敷到。尤其是不必完全鎖死敵人,只是為了剎那間的擊打,而用「敷鎖」短暫控制改變敵人力量、方位和動作,那更是快到喜歡用勁的人,根本難以發覺。
所以運用「黏敷」的敷鎖技術,再來打擊對方,和甕中捉鱉沒有兩樣,所以太極拳以「黏敷」加上肘擊的技術,是非常有效和可怕的。
單純的「肘擊」,無論是從遠處衝擊,或短擊都容易防禦,效益並不大;如果加上「黏敷」的敷鎖技術,再來出肘,就會有令人驚訝的效益。
「格擋」再肘擊,或「撥開」再肘擊,或「抄開」再肘擊,和「黏敷」再肘擊的效益是千差萬別的。
一般而言,用「格擋、撥開、抄開」的以力克力方式,來改變對方的攻勢,讓對方形成可攻擊的破綻,幾乎沒有什麼效果,這種方式在對方體型高大或身強力壯的人時,更是不具絲毫作用。
王宗岳太極拳改變對方施以掌拳或肘擊,是以對方難以察覺的「黏敷」方式進行,而不像一般武術是用容易察覺的「格擋、撥開、抄開」以力克力方式,所以「肘擊」技術使用於戰鬥或競技,對真正太極拳來說,根本是占盡便宜的妙事。
天下沒有可占便宜的規則,卻自己廢棄的道理;更沒有笨到自己的精華技術,卻禁止自己使用的道理。所以太極拳的比賽不但不能放棄「肘擊」,更要堅持使用「肘擊」,並且要提高「肘擊」的得分數。
所以我們對於「散打」比賽,禁用「肘擊」的規則,感到非常的遺憾,我們這是從王宗岳太極拳的角度去看比賽時,所感到的遺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