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5日

練功與用技

最近在教學時,學生問了一個有關於反身大纏鷹翻纏捲落纏摔時,一開始在施技時有拉動對方的手是否算是用力,可以肯定的-那是有力技術;可是我們不是強調無力技術嗎?為甚麼還要這樣練習呢?主要是初始的練習要讓學生有做到傾倒的技巧,以拳練身讓自己知道自己本身有利用傾倒移身來創造空間,並且刻意在將敵拉進的同時以拳練身,讓自己熟悉整個的反身大纏鷹翻纏捲落纏摔型態以及軌跡,所以我告訴學生,此時的重點不在摔人而是鷹翻捲落的軌跡。

會有以上這樣的一個疑問,那是因為對於練功與用技的概念不清楚所致的。當練功時需要對方作餵勁的練習,熟悉整個正確的軌跡與操作流程以及相應和的拳理;所以剛開始練習時在不餵勁的狀態下,先利用傾倒來逼迫自己製造以拳練身的機會以及環境,讓自己先知道除了能練到傾倒外更能知道反身大纏鷹翻纏捲落纏摔的初步輪廓。之後就利用餵勁來練習更精準正確的軌跡,而用技則是順勢順勁達到類似餵勁的條件與狀態下施展技術。

若用這次提問的反身大纏鷹翻纏捲落纏摔為例,傾倒使用有力的技術以拳練身是初步的訓練過程,再來就是以餵勁方式來訓練無力技術的養成,爾後以順勁使敵人在開翅後採用無力技術完成反身大纏鷹翻纏捲落纏摔;採用三個次地的練習,初步是為了能讓學生注意反身大纏整體的正確度與準確度,同時避免遺漏所要學習的重點-反身大纏。

前面的敘述提到了開翅一詞,這裡稍作說明:別翅與開翅都是用技時制敵模式的統稱;簡單的說,別翅就是將禽鳥的翅膀折起使之不能展翅,而開翅恰恰是相反的讓翅膀過度開展而無法展翅;用翅來比擬人的手,用開翅別翅來形容手被制的型態。古人也用動如羽行如蛇來比擬手的動作,因此在這裡我們用開翅別翅來比擬手被制的類型是再恰當不過了。

所以在練功時要注意餵勁,如果沒有餵勁就不能算的上練功,只能說單純的加強某些重點的訓練,用技則沒有餵勁的問題,用技時只能順人而動因敵成體。這點不可不注意喔!!

PS:本文提到的練功是指需要兩人互相餵勁的部份。

沒有留言: